2014年7月19日

菩提心的修持(19)-菩提心的學處

*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菩提心主要分為「願」、「行」菩提心兩種。

四無量心可說是令未生起的菩提心生起的方法。四無量心最精華的則是善念,即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如之前所談的:「若心善則地道皆善,若心惡則地道皆惡」。所以最初要學習的是一顆善良的心,若今生能時常心存善念(不會生起嫉妒的心、不會想去傷害別人),便會因此身心健康安樂,也因為善念的緣故,我們的心可以如實成就。

2014年7月18日

菩提心的修持(18)願菩提心的修持-喜心的修持

*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修持歡喜心時要從某一個對象下手,從什麼樣的對象開始呢?要先從天人或有著圓滿權勢、受用財富的富人,對他們生起歡喜心,再交換到自己的母親、朋友,再慢慢的交換到自己的敵人,對他們生起歡喜心,希望他們同樣能擁有權勢與圓滿的財富。

因此修持歡喜心時,要先自天人或自富人身上著手,再交換到母親、親友再交換到敵人。內心的行相是「願其能擁有安樂、受用、地位、權勢一切的圓滿,並能與這一切永不分離。」但是在這當中有個障礙,就是我們可能會有嫉妒心,因此很難生起歡喜的心。四無量心當中最難的應該是平等的捨心,平等的捨心並不容易。但是歡喜心的障礙是嫉妒心,嫉妒心會讓我們對別人所擁有的圓滿不歡喜。所以生起歡喜心時表示你的心中沒有嫉妒。

2014年7月17日

菩提心的修持(17)願菩提心的修持-悲心的修持(3)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對一切有情無分別的生起悲心

修持有所緣取的悲心時,一切如母有情雖不是自己今生今世的父母,但每一個眾生在過去生中都曾是我們的父母,所以對自己的大恩德是相同的。當作為自己父母的時候,每一個都以親愛的心給予飲食、提供衣服、養育我們成人,因此恩德不會有大小之分,每一個有情對自己的恩德都是同樣偉大的。

2014年7月16日

菩提心的修持(16)願菩提心的修持-悲心的修持(2)

*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思維悲心的行相

悲心的行相即悲心的狀態。最初思維苦的果,願三界有情都能遠離輪迴的苦。此時了解到三界的輪迴中的一切有情感受到各式各樣的苦果,是因為過去所造的惡業形成的。願能遠離這一切苦果,若能遠離的話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願這一切都由我來成辦,因此向三寶做祈請。同樣的,當我們修持悲心時,悲心的所緣與境在此時都要緣取到有情的苦,願一切有情自苦中解脫。並時常向三寶祈禱,願此願能趕快成就。

祈禱是十分重要的,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做祈請。因為今天所祈請的境--「三寶」是真實不虛的,因此一切的願都能成就。我們發願不是隨便說說而已,這些願是一定會成就的。

2014年7月15日

菩提心的修持(15)願菩提心的修持-悲心的修持(1)

*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悲心的修持

修持悲心的境分為兩種:第一個是巴楚仁波切跟阿底峽尊者所說的,先從自己今生母親開始修起。另一傳規為吉美寧巴尊者所說的,要以待宰的動物作為觀修悲心的境,觀待宰殺的動物為自己,或自己的母親而生起悲心。

2014年7月14日

菩提心的修持(14)願菩提心的修持-慈心的修持(2)

*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觀修攝持

對於因果的信心是增上人天果報最主要的因;而出離心是成就解脫的因;菩提心是成佛最關鍵的因。在我們修持慈心時,我們要對一切有情生起同樣平等的心,最後思維願一切有情都能擁有安樂的因與果,以此方式思維是屬於觀察修。止住修則是以三輪無所緣取而修。觀察修與止住修要輪流修持才正確,不要上座的時候努力修持,下座後就肆無忌憚,不應該如此的。我們會發現上座時貪瞋愚痴等煩惱是較少的,下座後若因放逸而失去了正念正知,那座上的努力就白費了。過去祖師大德們說,下座的時候比上座時更重要,下座的修行是更加重要的。如同鐵塊放在火裡燒成紅通通的,是軟而易塑的,但若離開火焰後就無法塑形了。下座後會有各式各樣的緣,使我們的修行退轉。所以下座時應該更努力,要做到上下座無分別,都要以正知正念不放逸來攝持自己。

2014年7月11日

菩提心的修持(13)願菩提心的修持-慈心的修持(1)

*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在平等的捨心階段中淨化了愛憎親疏的分別心,視一切有情為平等,更進一步觀一切有情如同自己的母親,而生起慈心。在座上修持時,慈心修持的境先從自己的母親開始,再交換成為親友,以此方式次第做修持。

先修平等捨心

在座上修持時,先修平等捨心,觀修一切的境都平等,之後再修慈心。四無量心之順序為慈悲喜捨,但在修持時先修平等捨。最主要的是對於自己的怨敵、親友及中庸的陌生人,捨棄分別對待的心。一旦平等的捨心生起後,對一切如母有情便可容易生起慈悲心,所以平等捨是四無量心的啟蒙與入門。

2014年7月8日

菩提心的修持(12)願菩提心的修持-平等捨的觀修(3)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怨親平等

透過以上的說明,我們觀察怨敵與親友之間的差別,會發覺到其實怨親是平等的。有許多人可能一開始就想要學習空性,或是對高深的修行知識見地有強烈歡喜的心。左欽堪布說:「要先從怨親的平等下手。先觀察什麼是怨敵,並結合三時,過去、現在、未來是否成為怨敵?了解怨敵其實不是怨敵,觀察結束後立刻止住修。」我們也該如此,當講說一個段落後,觀察明白將獲得的利益,以安止作為修持,直至內心體會為止,這樣才是對的。

2014年7月7日

菩提心的修持(11)願菩提心的修持-平等捨的觀修(2)

台東富野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眾生皆曾為我父母

進一步了解到每個有情都曾經無數次的當過自己的母親,當他們身為自己的母親時,就如同我們現在的母親一樣,對自己有極大的恩德,要更進一步想到如何報答如此偉大的恩德。

我們要仔細去想母親的恩德有多大?母親懷胎十月將我們生下是偉大的一件事。打從我們進入母胎的那一刻開始,母親就小心的保護著我們。在母胎中可以生長是因為透過母親所給予的養份,因此,我們是與母親搶奪飲食。母親懷胎時,為了保護胎兒,會小心翼翼的注意飲食,避免過冷或過熱,以各式各樣的方式保護腹中的兒女。嬰兒出生時,母親忍耐著有如骨肉分裂的劇痛,把我們生下來。僅此就知道母親是多麼的偉大。

2014年7月3日

菩提心的修持(10)願菩提心的修持-平等捨的觀修(1)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平等捨的觀修

不要執著外境,對於修平等捨有很大的幫助。觀修方式可分為觀察修與安止修,可透過安止的方式修持,也可以透過禪觀的方式修持。其中有經論的傳規,也有口訣的傳規。今天主要是透過口訣的方式修持平等捨。

2014年7月2日

菩提心的修持(9)願菩提心的修持-有所緣取與無所緣取的四無量心

白蓮花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有所緣取的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可以分為有所緣取的四無量心與無所緣取的四無量心兩種,有所緣取的四無量心指的是有緣取的境,同時配合行相與自己的心作為修持。

舉例來說,若平等捨的心有所緣取,自己與他人貪瞋的境應該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喜愛的親友與不喜歡的怨敵,此時內心的行相,一切應該都是平等的,不應該有任何的偏頗。以此方式結合自己的內心做緣取。

2014年7月1日

His Holiness Dudjom Sangye Pema Zhepa Rinpoche's final speech after concluding Dudjom Tersar Empowerment at Samye Memorial Monastery in May, 2014


His Holiness Dudjom Sangye Pema Zhepa Rinpoche's final speech after concluding Dudjom Tersar Empowerment at Samye Memorial Monastery in May, 2014

Today, I want to share brief discourse about the Empowerment in general and the Dudjom Tersar Empowerment in particular. Until today, I have finished to confer almost entire empowerments from Dudjom Lingpa's Collected Works, except few Dharmapala life-empowerments and life-entrustments. As for the lineage, from whom I received, can be counted as follows: First one is Treasure Revealer Dudjom Lingpa (1835-1904) himself transmitted to his eight sons and heart disciple Gyurme Ngedon Wangpo - to Dudjom Jigdral Yeshe Dorje (1904-1987) - to Gojo Orgyen Chechok - and he conferred to me. Second one is from Dudjom Lingpa himself to his son Dorje Dradul (1891-1959) - to Kyabje Chatral Rinpoche, from whom I received the complete practice manuals and Dzogchen teachings. Third one is from Dudjom Lingpa himself to his son Trime Ozer (1881-1924) - to Dzongter Kunzang Nyima (1904-1958) - to Tulku Theklo (b. 1937) from whom I received entire Empowerments, including Dharmapala life-entrustments. Moreover, I also received empowerments and important major teachings of upper and lower Dudjom Tersar from Kyabje Dungse Thinley Norbu Rinpoche, like Secret-seal Heart Practices, Three Root Practices, Drollo and Vajrakilaya etc. Transmission lineage is like that.

菩提心的修持(8)願菩提心的修持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願菩提心即四無量心,依順序而言指的是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但於實際修持時,應先從平等捨無量開始做起較好。如果按照一般的順序,慈悲喜捨先自慈悲開始,雖然速度快,但不足以發揮功效。反之,若自最後的平等捨做起,菩提心更容易發揮功效。因此實際修持時要先從平等捨做起。

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這兩種菩提心在《入行論》當中是這麼說明:「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這是什麼意思呢?一個是還在想,一個是已經在路上。例如我們要去台北,願菩提心是我們要去台北的想法;行菩提心就不僅僅是一個想法而已,它已經在路上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