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4日

菩提心的修持(14)願菩提心的修持-慈心的修持(2)

*


丹頂堪布(Khenpo Tamding Gyalpo)開示

觀修攝持

對於因果的信心是增上人天果報最主要的因;而出離心是成就解脫的因;菩提心是成佛最關鍵的因。在我們修持慈心時,我們要對一切有情生起同樣平等的心,最後思維願一切有情都能擁有安樂的因與果,以此方式思維是屬於觀察修。止住修則是以三輪無所緣取而修。觀察修與止住修要輪流修持才正確,不要上座的時候努力修持,下座後就肆無忌憚,不應該如此的。我們會發現上座時貪瞋愚痴等煩惱是較少的,下座後若因放逸而失去了正念正知,那座上的努力就白費了。過去祖師大德們說,下座的時候比上座時更重要,下座的修行是更加重要的。如同鐵塊放在火裡燒成紅通通的,是軟而易塑的,但若離開火焰後就無法塑形了。下座後會有各式各樣的緣,使我們的修行退轉。所以下座時應該更努力,要做到上下座無分別,都要以正知正念不放逸來攝持自己。

在上座時修持慈心,下座行持慈心時也要注意慈心的身語意三業。《入行論》中提到,就算是看著有情的眼神也應該是和藹、慈祥、正直的。要斷除以不悅意的眼神(好像瞪著別人的)、斜視、輕視的眼神,以慈祥和藹的眼神正直的看著他人,他人會歡喜,那也是善業,就算是表情也要是善的。

當我們身為初行者時,慈心所攝持的身語意的業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十分注意自己身語意的行為。身要正直慈祥,所說出的言語也要和藹親切,內心應該是真實不虛妄、坦誠的。以此方式對待別人,別人也會覺得歡喜與讚美,認為這是個好的修行人。反之,可能會落人話柄,遭受批評。例如被批評這個人自稱修行好多年了,但是行為卻是如此的低劣,所講的是惡口與傷害別人,內心不正直。若被人如此批評時,自己也會承擔惡業,所以我們要非常注意慈心所攝持的身語意的業。這些道理知易行難,我們要十分小心。與人相處時,外在的威儀、所說的言語,都應該要怡然自得且清楚,不帶絲毫的輕視,是正直、嚴謹的,不然容易落人話柄。一旦遭受批評,就會傷害到他人、自己與修持的教法。所以我們要十分注意。

正直與坦誠的慈心

慈心所攝持的意與業,至少要做到正直與坦誠,要避免詐現威儀,就是假裝有修行或好像懂很多,這是虛假的,應該要斷除。最重要的是要想辦法生起一顆利他的心,並盡量成辦別人的安樂,時常發願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能利益有情,永遠斷除傷害他人的心,這是我們要不斷發願的。

偉大的阿底峽尊者說:「來自遠方的客人與久病不癒的病人、自己的父母、老弱婦孺,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裡盡力給予利樂、最大的幫助。若能如此,修持菩提心與空正見無分別。」

因此修持慈心時,最主要的思維是願一切有情都能擁有安樂的因與果。無論是觀察修或止住修都要能遠離執著,以三輪無所緣取來做封印。以此方式修持的話就等於在累積資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將會在確認後公布。
Thank your for the message. I will confirm the message and publish later.